close

大家可能由其他文章大致了解了未來台灣的情形,因此對於餐飲業的全貌可能也有一些概念,未來台灣的餐飲業將更專業也更人性化我大致將它分為下列幾大類:

一 主題餐廳
二 創意餐飲
三 傳統餐飲
四 小吃餐飲
五 生活機能餐飲

  首先我們談到主題餐飲,在資金方面可分為大投資與小投資,在食材方面可分為養生與獨特性,除了養生需要考慮區域市場以外,其他的只要按照投資比例與消費人口做考量即可,雖然說大型的複合式餐飲也有它不錯的忠實客層,但是隨著市場消費導向的越來越明確,業績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相對經營者也會有認賠服輸的心態產生,因為未來快速的輪動,任誰也經不起絲毫錯誤的判斷。

  當然,由於對像層的細分,因此一家店訴求的營業時間也越來越分明,因此重點在白天的營業場所設計必須要越簡潔明亮,不過絕不是便利商店那種廉價感覺,而是暢快人心的流暢舒適感,到了夜晚,舉凡將重心放在夜晚的餐廳,勢必在整體包裝上達到令消費者動容的視覺聲光享受,除此之外當然包含各地區的人文餐飲在內,不過未來像這樣的餐飲文化因局限於地理位置的限制,相對創業者切忌一窩蜂的投入,因此先開發的業者為了抵制未來的競爭者成本的考量將是立於不敗得主要因素。

  第二是創意的餐飲,當然無論市場如何規律,都無法阻礙創新者及前衛的探險者,在這場饗宴中製造驚奇與樂趣,雖然斷言絕不會成為主流,但是卻是追新族群平復日夜置入式那種強迫接受的餐飲文化外,另一種激發律動的新選擇,但是由於沒有很忠誠的消費族群做依靠,因此失敗率還是跟以往一樣居高不下,這適合喜歡跑斷線的朋友及行銷公司採用,但是要預設停損點,並採用樣板創業方式投入過多並不容易回收。

  第三是傳統餐飲,其實傳統餐飲嚴格來說還是會包含在主題餐飲之內,但是由於他有業績上限考量,因此不宜過度包裝,這類餐飲店就像便利店一般,只要有完整的規劃及配套措施,必須著重在料理商品上,因為料理的認同感攸關業績的好壞,不過跟過去十年相比,完整性的規劃代表著專業的形像,是大環境提升後消費者開始認標章所延伸的產物,這是未來傳統餐飲必須考量的,其中有大部分的飲料業者一直希望我能在這部分多加論述,飲料業是傳統產業中少有的文化,目前很多人認為似乎完全沒有突破的新方案來刺激買氣,我的看法是還有一個高峰來成為完美的句點,就是完整感,目前台灣的飲料業因為場地的關係,因此整體性都非常亂,且設計延續日本十年前的豐富線條,如果未來能克服場地的限制,而採用韓系化妝品的風格呈現,在我的眼裡台灣飲料界才能走上國際舞台。

  第四是台灣小吃文化,雖然不免俗套的還是要將整體規劃納入未來台灣小吃文化的重要因素裡,但是台灣小吃對於業績有很現實的客層束縛因此在國內千萬不要過度包裝,因為它並不會增加業績,除了總店當成裝潢自家以外,任何要以裝潢來吸引業績的朋友,我建議還是不要做無謂的浪費,小吃業在這五年內已經讓台灣地區自然的產生正確的需求量,任何要再踏入這個產業的朋友,一定要有良幣驅逐劣幣的必勝決心,但是絕不可以停留在安慰自己的口號上,未來台灣的餐飲業會非常有秩序分層的經營屬於自己的客層,所以相對的都要有專業做後盾。

  第五是生活機能的餐飲,指的是素食或是健康餐飲亦或是風景區料理也就是理想大於實際的創業理念,原本應該規劃在主題餐廳內,但是由於這一項餐飲自我設限的部分太多,所以會有嚴格的數量限制跟區域限制,並不是一個任意投資的好標的,因此創業者一定要審慎評估。

  最後我曾說過,未來的台灣只有一條路可走,對中下階層來說也只要這條路可走,就是將台灣打造成一個天堂一個樂園,把每一個縣市創造出精緻的文化來,像台中的汽車旅館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新文化素材,因為台灣不是古國,不夠老的文化根本無法吸引外來的消費人口,而且對政治人物來說這是一帖特效藥,如果大家不要再將錢花在置入式的廣告需求中,短期的要人民來接受任何一個陌生的對像,而是讓注定要過苦日子的大部分台灣人,能像下班後看一下綜藝節目的方式,暫時忘記悲情,互許會讓更多人支持跟愛戴,如果選舉能像辦嘉年華會,我認為未來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會大勝,因為很多人會在這個時候忘記色彩。

  你說會不會有這麼一天,我已經說過命是注定的,當然台灣的命運也已經注定,以前有人問我誰會當選總統,我記得我是回答說,這是神也不會知道的事,但是我知道誰當選了台灣會變成怎樣,就像小何麗琳說投資股票要選對經營者,如果錯了,台灣的命運不會因此而改變只是原地踏步及繞圈圈而已,所以我的預言一定會發生只是時間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廖梓豪 的頭像
    廖梓豪

    廖梓豪的餐飲世界

    廖梓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